上传时间:2025-3-14 10:58:04
汽车的制造,这一复杂而精细的过程,深深依赖于全球各地众多供应商提供的琳琅满目的零部件,构成了一个高度协同、紧密相连的供应链网络。
在这个网络中,汽车零部件仓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。
零部件仓库的“3个分堆法”
1)按使用频率分
天天用的(如螺丝、滤芯):放门口货架中层(1.2-1.5米高)
偶尔用的(如传感器):放仓库深处或高层
压箱底的(如特殊型号配件):单独区域+显眼标签
2)按形状大小分
小件:用分格收纳盒(带磁铁防翻)
长件:悬臂货架竖挂(如排气管)
异形件:定制泡沫卡槽(如涡轮增压器)
3)按照品牌车型分
品牌:红/蓝/绿色专属标签代表不同品牌。
车型:爆款车型设“快流通道”,货架间距扩大至1米,小众车型集中存放“孤品区”,货架贴车型图片。
新能源专区:高压部件设独立绝缘仓。电池包存放架带漏液收集槽,温度监控24小时联网。
零部件仓库的“3个管理法”
1)盘点管理
重点盘点:针对高价值、易损耗或周转快的零部件,增加盘点频率,确保这些关键物品的库存准确无误。例如,对于发动机零件等高价值零部件,每月进行一次重点盘点。
季度盘点:针对螺丝、垫片等低价值但用量大的零部件。
循环盘点:对部分库存进行盘点,及时发现差异并纠正,减少全盘的压力和误差。
2)先进先出管理
通过优化仓库布局和货架设计,将新入库的零部件安排在靠近出库口的区域,以便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高效的出库操作。
出库时,按照仓库管理系统指示,优先拣选生产日期较早的批次,确保先入库的零部件能够先使用,从而避免零部件因长时间存放而性能下降或失效。
3)库存预警管理
通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,当库存量低于或高于设定阈值时,自动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库存,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转。
本文章图片来源自unsplash官网。